内容页搜索

石佛浜自然村东临长浜自然村,南连龙泾自然村,西靠西卖盐港,北接三家村自然村。辖任字圩、北畔圩、西畔圩、鱼池头、江东圩、荡东圩、王三角、本字圩8圩,面积358.17亩,其中水稻面积154亩,耕田改鱼池面积204.17亩,鱼池29只。2015年,有4个村民小组,95户,266人。

一、沿革

明清时,石佛浜自然村属吴江县久咏乡二十八都;民国时属第六区。

1955年,石佛浜自然村成立联盟农业初级生产合作社第十社;19562月,成立联盟农业高级生产合作社第十社。

1958年,莘塔人民公社成立,石佛浜自然村有龙泾大队第十四队、第十五队、第十六队、第十七队4个生产队。

1983年,恢复乡建制,石佛浜自然村有龙泾村第十四组、第十五组、第十六组、第十七组4个村民小组。2003年,龙泾、吴湾合并为新的龙泾行政村,石佛浜自然村的村民小组不变。

二、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石佛浜自然村是个穷村,村里没有地主资本家,80%以上的村民没有自田,有的村民租田耕种,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做长工。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里农民当家做主,分到土地,自己耕作,生活有了保障。三年困难时期,生活水平有所回落,一个青壮年年收入不足百元。

1982年,联产到户后,村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生活随之改善。进入21世纪,村民生活显著改善,村民年收入是70年代的100多倍。

2015年,全村有138名村民是民营企业的职工,从事其他工作的只有26人。一个劳动力的年收入最低的1.8万元,最高的5万余元(企业主、经商人员除外)。

新中国成立前,石佛浜自然村房屋破旧,危房较多。70年代初,龙泾大队党支部为解决困难社员的危房问题,决定资助困难社员危房改建翻新。困难社员建新房,大队供给砖头、瓦片,并借给100元现金,解决建房开支。1972年,石佛浜4户困难社员住上新平房,彻底解决因房顶、墙壁破漏造成“雨天一百个钵头、晴天一百个日头”困难家居生活。

80年代开始,因人口增多,经济略有好转,社员拆除平房建楼房。1982年,石佛浜开始大规模建造楼房。为建设新农村,美化住房,大队党支部研究决定,聘请南京建筑研究院设计新农村建房规划。19831989年,石佛浜港北建4排楼房,港南建2排楼房,小圩建2排楼房。

2015年,石佛浜95户村民住房面积7566平方米,其中平房面积860平方米,楼房面积6516平方米,别墅面积190平方米。

石佛浜村民除了在宅基地建房外,还购买了43套商品房、4套别墅。面积共5400平方米。合计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

2015年,石佛浜自然村共有轿车37辆,近40%的家庭有轿车。足见村民之生活水平。

3-3            2015年石佛浜自然村住房情况表          面积:平方米

组别

户数

家庭人数

住房面积

   

平房

楼房

别墅

14

27

78

2170

180

1890

100

15

14

34

1080

190

890

16

27

72

2256

170

1996

90

17

27

82

2060

320

1740

三、社会事业

1950年,有一位私塾教师王承培,当时只有4位学童在王承培家里读方块字,办学半年。

1951年,亓召龙开办私立小学,在港北陈其法的大屋里(当时也是农会开会、民兵值班的地方),读的书是抄写本,一年后亓召龙辞职。

1952年,王介平老师任教,校址还在原地。当时有3个不同的层次,都是差半年级,类似于后来的一、二、三年级。课本也是手抄本。

19531966年,陆福才在石佛浜教书时间最长,一至六年级全复式教学。陆福才教书很有成绩,最出名的是58届小学毕业班,当时共有8名毕业生,1名包送芦墟初级中学,其他7名全部考取芦墟初级中学。当年龙泾辅导校6名毕业生仅1名考取芦墟初级中学,其余都读莘塔公社农业中学。

“文化大革命”中,陆福才被三家村人批斗,离开石佛浜小学。以后有王姓老师、凌姓老师来校任教,但时间都不长。

“文化大革命”后,陈更新任教石佛浜小学,陈更新刻苦努力、虚心好学、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5年,石佛浜小学并入龙泾小学。

60年代,石佛浜自然村道都是泥路,逶迤狭窄不平。80年代,为方便学生上学、方便村民进厂打工,主要路段修建煤渣路或铺砖路。90年代,逐步修建小水泥路,至2014年,全村共筑小村道1038米,水泥路面,宽1.22米。石佛浜自然村还有1条接通龙泾路的汽车道,长250米,宽4米,2014年拓宽为5米。

石佛浜三面临水,桥梁多。有接连港南与港北的狭径港桥,长15米,宽2.5米,水泥结构;有港南与小圩间的小圩桥,长10米,宽2米,水泥结构;有2012年建的石佛浜桥,通行汽车,水泥结构,长20米,宽4.5米;2015年,新建小圩新桥,水泥结构,长20米,宽5米。

20153月,在港南与小圩间筑水泥驳岸600米。

四、石佛浜的人和事

(一)“稻套麦”试验成功

19831月,遵照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行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模式。7月,龙泾村各生产队都分田到户。十七队社员陈水申分到1.8亩后季稻田。如后季稻收割后再种麦,播种期跟不上,太晚了。陈水申利用在苏州农校学到的知识,在后季稻成熟前,先把小麦种子套播下去,等后季稻收割时,麦苗已经长得很好了,再进行小麦田开沟覆土、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这种栽培技术叫“稻套麦”,是陈水申首先在当地试验成功的。

(二)小村多教师

石佛浜是只有200多人的小村,出了8位中小学教师,按人口比例算,在莘塔镇数第一。3位小学教师是:顾雷声、陈洪生、陈更新,均已退休; 5位中学教师是顾荣根(已病故)、陈浩坤(已退休)、顾卫东、陈明浩、顾永宏。

(三)忠诚的共产党员

陈再荣,龙泾十七队人,1915年生,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任石佛浜村农会大组长,1958年担任龙泾种畜场负责人。一生对党忠诚,勤恳为党工作。1978年,因患肺病去世。临终前,他右手握拳,微微抖动,嘴里喃喃细语:“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追悼会上,龙泾党支部书记薛天德带领大队领导班子前来吊唁,赠送花圈,以表哀悼。

五、石佛浜的姓氏

石佛浜有4个村民小组,小圩上龙泾村十四组,主要是顾、邱、陈三姓;港南龙泾村十五组,有顾、李、陶、张等姓氏;港北龙泾村十六、十七组,有陈、顾两姓。陈、顾是石佛浜自然村的大姓。